在网上看到一项研究,结论让人十分揪心。
大概意思是:
那些第一次受到欺负后,没有采取正确处理方式的孩子,在后续的成长中,受到欺凌的概率会更大。
甚至说,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。
可怕的是,只要孩子开始集体生活,那么就相当于进入了一个“小型社会”。
无论是言语上的攻击,还是行为上的挑衅,可能时有发生。
那么问题来了,当孩子回家告诉家长说:“妈妈,有人欺负我”,你会怎么回应呢?
有的人也许会立刻追问细节,并且准备追究到底。
而有的人可能不以为意,觉得小孩子不过是“小打小闹”罢了。
但我想说的是,不同的回答,会产生不同的结局。
甚至如同一把刻刀,无形中雕琢着孩子未来的模样。
展开剩余85.2种回答,2种结局家长对待孩子成长过程中的“求助”,所给出的回应,往往会在某一天,以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,长成孩子性格里的树,人生里的路。
对应到被欺负这件事情上,也是如此。
一般来说,家长比较普遍的回应方式,有两种。
①第一种:不以为意型
有一些家长,面对孩子求助,会轻描淡写、不咸不淡的扔下一句话。
比如,“你不理他,专心学习”。
比如,“咋不欺负别人呢,就欺负你”?
再比如,“他欺负你,你也欺负他啊”。
但无论是上述哪一种,都如同在孩子心上泼了一瓢冷水。
让他觉得自己的痛苦不值一提,父母并非是可靠的依赖。
久而久之,委屈与无助在心底发酵,孩子可能变得沉默退缩,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。
甚至会慢慢将其引向歧途,步入极端。
就像我之前看到过的一个案例。
有个小男孩,上小学时被别人欺负,回到家后就告诉了自己的妈妈。
结果妈妈回应说:“他打你,你也打他啊”。
从那以后,曾经乖巧懂事的小男孩,变得狠辣无畏,每天都抽烟喝酒,打架斗殴。
到最后,甚至干起了小偷小摸的勾当,初中没上完,就因为故意伤人,以及抢劫铃铛入狱。
说起来,也让人五味杂陈。
而这,归根结底就是因为父母的不作为,孩子无人可信任,从而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。
要么逆来顺受,让他变得自卑怯懦,要么在沉默中积累愤怒,最终用极端方式爆发。
②第二种:重视沟通型
咱们换个画面。
如果孩子遭受欺负后回家求助,家长能够第一时间俯下身子,和孩子耐心温柔的沟通和询问。
那么首先,孩子会感受到自己的情绪,是可以被接纳和感受到的。
其次,孩子会明白,无论发生什么,爸爸妈妈都会站在自己这边,和自己一起面对。
而且最重要的是,根据心理学中的“安全型依恋”理论指出:
当孩子确信自己的需求能够被重视时,他会更有勇气探索世界,也更有能力处理冲突。
这种“被接住”的安全感,会成为他人生中最坚实的后盾。
他不会因为一次嘲笑就否定自己,也不会因为一次冲突就封闭内心。
更不会因为害怕父母无视自己,而默默承受伤害。
而这,终将会让孩子朝着一条正确的航向而慢慢成长。
所以说,不同的回答,往往会造就孩子不同的人生。
02.孩子求助,家长的正确做法分5步当孩子说“有人欺负我”时,家长的回应需要共情+引导双管齐下。
具体可以分为5步:
第一步:先共情,再追问。
不要急着去判断到底是谁的错,而是说“听起来你很委屈、生气,愿意和妈妈说下发生了什么吗”?
当家长能看得到孩子的情绪,孩子才愿意打开话匣子与你倾诉。
第二步:用细节确认事实。
一般来说,年纪小一点的孩子,可能表达能力有限,描述也会比较模糊。
那么作为家长,就可以温和的追问一些细节。
比如,你们当时在玩什么游戏?他是用手轻轻拍你,还是用力推你?
只有通过细节确认事实,才能避免先入为主。
也才能帮孩子理清“是开玩笑,还是真欺负”。
第三步:教孩子表达边界。
通常情况下,教孩子“表达边界”,往往是应对“欺凌事件”的有力方式。
因为只要可以大声喊出“我不喜欢这样”的表达,至少会给那些“欺凌者”一种“我可不好惹”的意思。
从而他们就算想要欺负,也会再三权衡和掂量。
所以作为家长,可以在家里通过角色扮演,让孩子学会拒绝和表达自己的心声。
第四步:根据情况选择解决方式。
如果是轻微的一些碰撞,或者是偶发的矛盾,那么通过让孩子正面表达心声,以及学会拒绝等方式,就足以应对这样的“危机”。
但如果事态已经上升到“习惯性事件”、反复发生,那么就势必要引起更全方位的重视。
比如,家长要先安抚孩子情绪,充当他们背后的底气。
然后,主动联系老师和对方家长,明确态度,寻求妥善的解决方案。
只有让欺凌者知道自己的犯错代价足够大,他们才会有所收敛和忌惮。
第五步:持续关注,强化安全感。
事后几天,要对孩子持续关注,可以不经意的问:“今天和小朋友玩的开心吗”?
通过这些,让孩子知道“被欺负”不是终点,父母的关心与爱从未离开。
其实,网上一些比较恶劣的欺凌事件,除了欺凌者的跋扈嚣张、无法无天之外。
最可怕的是,孩子最初面对欺凌,而无人重视的困境。
所以,当孩子第一次说出“有人欺负我”,那不是麻烦的开始,而是他向你伸出的、求救的手。
你接住的,不仅是孩子当下的委屈,更是他未来面对世界的底气。
他会知道,无论多难,总有一个港湾愿意为他停留。
他会相信,自己的感受值得被重视,自己的力量也可以改变处境。
最后,愿每位父母都能用智慧与爱,在孩子心中筑起那座永不陷落的堡垒。
而这,终将成为孩子面对世间冷暖的底气。
大家说,对吗?
发布于:陕西省散户炒股怎样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